2021
12-14
09:27
来源
分享
1995年10月,本报记者和通讯员捕捉到一件凡人善举:化名为“莫文隋”的好心人多次悄然资助贫困生却不肯露面。从此,《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展开了长达26年弘扬莫文隋精神的持续报道,引发全国媒体关注,“莫文隋”成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重要支撑。
尽管“莫文隋”的原型汤淳渊已离开我们两年,但“莫文隋精神”历久弥新,并以不同的形式,时刻温暖着我们这座城市。在纪念南通日报创刊80周年之际,我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个温暖的名字。
寻找“莫文隋”轰动全城
冬日的午后,业已退休的原南通工学院院报编辑部主任沙银芬再次回到位于青年东路的原南通工学院校址时,不禁感慨万千:“26年前那场轰动全城的寻找莫文隋新闻行动,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幕幕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这则轰动全国并被央视焦点访谈聚焦的重大新闻事件,还得从原南通工学院学生处收到的一封特殊来信说起,那一天是1995年9月12日。“我清楚地记得,那份来信内容很短,正文是‘寄上人民币壹仟元,请在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94级在校特困生中选一学生,每月发给100元,作为生活补贴,谢谢协助。’落款是莫文隋。”沙银芬回忆,当时学生处在比较各系推荐的特困生情况后,决定把这1000元资助给纺织系服装专业94级学生鹿梅。10月中旬,时任南通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长的张廷栖拿来这封信,布置她进行采访报道。
“我决定从采访鹿梅入手。我是在操场上找到她的,当时已经夕阳西下,面对这位父亲残疾、母亲半瘫痪的自费特困生,我心生怜爱之情,更着实被莫文隋的义举所感动。”然而,寻找莫文隋,沙银芬并非一帆风顺。
莫文隋是谁?沙银芬拿着信去学生处打听,得知莫文隋此前还资助过另外一名特困生:染整专科93级石洪英。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任南通工学院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学工办主任的周甜同样心潮澎湃。“石洪英是个孤儿,听闻她母亲去世后,我便在系里发动了捐款,并为她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周甜告诉记者,当年,学校抱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想法,在经济上、心理上对困难学生特别关注,也正是在与其推心置腹的交流中,石洪英告诉她:“老师,有一个人在悄悄地资助我。”这令周甜对莫文隋肃然起敬。
“校园里,随着我的采访,全校师生也都在打听,究竟谁是莫文隋。有人猜测是社会上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有人猜测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大家都被这位神秘的莫文隋感动着。”沙银芬急切地提笔,但却被“时效性”难住了。直到第二天凌晨,灵感突然来了,她立即起床写了一篇新闻稿。晚报编辑精心做了一个标题:《莫文隋,您究竟是谁?》。
1995年10月20日,江海晚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这则重磅通讯,很快引发了市民的关注。
效仿“莫文隋”成为热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的南通工学院已在2004年合并组建为南通大学。而原南通工学院旧址也成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
此次和沙银芬一同前往原南通工学院旧址探访的,还有66岁的南通日报社高级编辑、江海晚报原副总编辑施亚。“我和沙老师是老同事,也曾在原南通工学院院报工作过多年。当年,沙老师率先向新闻媒体报料莫文隋事迹。”
“在我们的报道过程中,我们始终尊重莫文隋本人意愿,即使不久后就得知他是时任南通工学院副院长汤淳渊,也没有在报纸上公开他的身份。”令施亚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专程到汤淳渊家中采访,看到院门口汤淳渊手植的玉兰树盛开着洁白的花朵,他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莫文隋高洁品格的象征吗?“那天,我是带着摄影记者一起去的,最后报纸选用了汤院长接受采访的一张背影照。”
身为汤淳渊的学生,周甜在后来得知莫文隋就是自己恩师时,一点不惊讶,“他看起来很严肃,但内心一直很温暖”。她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当年石洪英为了给亡母奔丧提出请假一周,她当即帮石洪英写了一份请假及委培费减免申请上报汤淳渊。“就是这份申请,让他了解了特困生的实际情况,也促成了他后来匿名资助学生的义举。”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寻找莫文隋的新闻行动持续数年,“《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先后报道了多次捐助他人不留名的吴明(无名)、悄然在社会福利院放下数千元的魏群(为群)、多次资助贫困家庭的任友琴(人有情)等一大批莫文隋式的人物。隐名助困,全城效仿莫文隋,引发了全国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纷至沓来。”
从1997年3月5日起,我市确定每年的3月5日为“学‘莫文隋’行动日”。“可以说,在媒体的推动下,莫文隋真正从个体走向群体、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南通辐射全国。作为能够参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记者,我深感自豪!”施亚说。
“莫文隋精神”历久弥新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莫文隋精神的感召下,南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1998年3月,团市委、江海晚报社、东洋之花化妆品公司3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了南通江海志愿者服务站,以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家电维修、医疗咨询、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南通江海志愿者人数已达248万人,在全市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此后,“无红包医院”“爱心邮路”等相继被中宣部作为全国重大典型推广。
2002年,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2004年,南通成功承办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新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多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自1986年开展文明新风典型评选以来,南通共有9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2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6名“中国好人”,900多名市级文明新风典型。
道德的力量,永不过时。如今,以“凡人善举”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形成了以崇尚道德实践、追求核心价值、引领创业奋斗的“时代好人”群体现象: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教育二李”引领的江海名师队伍、坚守实业的“张謇杯”杰出企业家群体、抗疫一线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共同铸就着新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标注着城市的精神高度。
今年11月,作为全市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我市首届江海志愿服务“莫文隋奖”开始推选。一批活跃在不同行业、以不同形式当好人、做好事的“当代莫文隋”,让通城始终温暖如春。
记者 冯启榕 龚秋瑾 江姝颖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亚博yabo投注网站的版权所有
苏新网备2010048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亚博yabo投注网站的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